燒結技術在1000多年前誕生至今,已經可以應用于很多工業(yè)中,從廣為人知的陶瓷工業(yè),到粉末注射成型工業(yè)中。
燒結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最初階段、中間階段和最終階段
由注射機注射出來的生胚經過酸脫后,去除了大部分的粘結劑(POM),仍然保留有少量的高溫粘結劑以維持產品的形態(tài)。這些殘留的高溫粘結劑通過在燒結爐內加熱到600度發(fā)生分解反應來去除,這個階段與酸脫脂不一樣,稱為熱脫脂階段,也稱為預燒結。
最初階段:完全脫脂后的胚體內的金屬粉末顆粒之間從接觸點開始形成燒結頸并且長大
中間階段:燒結頸長大,金屬粉末顆粒之間的間隙逐漸減小,形成晶界相連的孔隙網絡
最終階段:顆粒之間的孔隙最終變成封閉獨立的氣孔,制品成型
經過燒結階段的產品,由于顆粒之間的間隙大大減少,所以產品體積收縮,強度得到提升。粉末注射成型的優(yōu)勢便體現于此:因為產品的生胚是由金屬粉末和粘結劑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后注射成型的,所以生胚上各個部分的成分比較均勻,這樣在燒結時就能保證產品在各個方向上都能等向收縮,很好地保證了產品的形狀和尺寸精度,這也是MIM的一個特點。
隨著技術科技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材料加工技術朝著高性能、低成本、短流程、近終成型的的方向發(fā)展,出現不少集設計、制備、加工于一體的新型制備技術、如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